陜西即將“消失”的縣之榆林市綏德縣
| 招商動態 |2017-03-26
綏德縣,位于陜西省北部,榆林市東南部,地處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。東鄰吳堡,西鄰子洲,南接清澗,北連米脂,東北與佳縣接壤,東南與山西柳林縣隔(黃)河相望。
綏德縣風光
全縣轄15鎮1中心、338個行政村,總人口36萬,城區常住人口12萬,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4人。城市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,城鎮化率為40%,是榆林市規劃建設中的三個副中心城市之一。
綏德自古多俊秀
綏德歷史悠久,人文薈萃,舊稱"上郡古邑",素有"天下名州"、"秦漢名邦"、陜北"旱碼頭"之美譽。
綏德縣風光
因特殊的地理位置,歷代曾長期設立郡、州等縣級以上建制,名將能臣在此駐守主政。秦太子扶蘇、大將蒙恬在這里駐守長眠,漢代名將李廣在此戍邊御敵,歷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、文姬歸漢、漢武巡邊都從這里經過,是抗金名將韓世忠的故鄉。
鳥瞰綏德縣城區
綏德是陜西省四大交通樞紐中唯一的縣級樞紐,西包鐵路和太中銀鐵路,307國道和210國道,青銀高速和榆綏高速均在縣城交匯;已建成了榆林南部最大的火車客運中轉站,擁有榆林南部最大的汽車客運站和支線客運站,鐵路、汽車客運線路輻射西北各省和晉、冀、魯、豫、京、津等地區;
綏德縣城區
綏德是傳統的農業縣,也是傳統的商貿業發展大縣,工業經濟總量較小,地下資源的勘探和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,與榆林市北六縣的經濟結構和發展速度形成顯明的對比,但潛在和現實的發展優勢較為明顯。
綏德縣風光
綏德是陜北文化的主要發源地,文化底蘊極為深厚,是全國文化先進縣,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秧歌之鄉、民歌之鄉、嗩吶之鄉、石雕之鄉,2011年又被命名為中國剪紙之鄉。
榆林市政區圖
自撤縣設區(市)重新開閘以來,已有多地先后獲批。2015、2016年,僅陜西就有高陵縣、華縣、橫山縣、安塞縣、戶縣成功獲批設區(市),綏德縣的撤縣設市,現如今也已經到了關鍵時期。
榆林市城區
綏德位于全省城鎮化發展布局區域中心位置,是全省四大交通樞紐中唯一的縣級樞紐。城市人口相對聚集,基礎設施比較完善、教育資源和醫療服務體系較為優越,商貿流通和餐飲服務業發達,縣域綜合經濟實力一直位居榆林南部前列。
榆林市草原風光
早在2014年初的陜西省人大會議上,就有人大代表向大會提出:“加快綏德縣撤縣設市申報審批,盡快完成省級審核批復,呈報國家相關部委審核,并積極加大協調力度,力爭早日通過國家審核批準”。
榆林市城區
在2016年底,榆林市黨代會的報告中指出:“榆林將支持神木、靖邊、綏德撤縣設市,佳縣、米脂撤縣設區,深入推進神府、綏米一體化發展,構建以榆林中心城區為核心,神木、靖邊、綏德縣城為副中心,其他縣城和重點鎮為支撐的城鎮發展體系”。
榆林市城區
目前,綏德撤縣設市的申報工作,早已通過了縣、市的考核,在2013年就隨同全省多個縣級城市一起上報至陜西省了。撤縣建市后,將使綏德廣大“農民”轉變為“市民”,讓更廣大群眾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。
榆林市沙漠風光
縣和縣級市,級別并沒有變化,而只是改了一個字,縣、縣級市的區分,不僅僅是名稱上的,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功能上各有側重,縣的工作重心是三農工作,而市的主要功能是發展工業、城市建設、關注職工生活等。而且在招商引資上,市的吸引力比縣大得多;在撥款方面,縣級市也有直接權力,而一般縣則沒有。
榆林市城區
榆林位于中國陜西省的最北部,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,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,系陜、甘、寧、蒙、晉五省區交界地,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。總面積43578平方千米,人口375萬人。 現下轄:榆陽區、橫山區、神木縣、府谷縣、定邊縣、靖邊縣、綏德縣、米脂縣、佳縣、吳堡縣、子洲縣、清澗縣等2區10縣。
受蘋果公司新規定影響,微信 iOS 版的贊賞功能被關閉,可通過二維碼轉賬支持公眾號。
